跳至主要內容

“跨境支付通”来了,跨境支付概念,最正宗的10家公司梳理!

“跨境支付通”来了,跨境支付概念,最正宗的10家公司梳理!

1、拉卡拉

核心逻辑:拥有国内唯一的跨境人民币全牌照,同时旗下香港子公司持有MSO牌照,使其能够承接稳定币跨境结算需求的能力。

公司亮点:

(1)技术突破:与沙特央行合作原油人民币结算通道,手续费仅为传统渠道的1/5。

(2)场景覆盖:覆盖亚马逊、eBay,等全球100+国家平台,东南亚市场到账时效缩短至分钟级到账。

2、新国都

核心逻辑:公司作为智能POS终端领域的领军企业,持有香港MSO、美国MSB等多张牌照,智能POS终端支持36种货币实时结算,提高了资金流转效率。

公司亮点:

(1)技术优势:数字人民币“星链支付”系统实现8秒跨境结算。

(2)市场扩展:2025年一季度跨境业务增速超150%,业务覆盖超100个国家。

3、海联金汇

核心逻辑:拥有“跨境外币支付许可”和“跨境人民币支付许可”双牌照,公司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领域应用实现降本增效,跨境支付业务覆盖200+国家银行网络。

公司亮点:

(1)技术突破:自研跨境支付区块链平台,交易成本降低60%。

(2)丰富的牌照资源:拥有香港MSO牌照、VISA国际卡网上收单服务提供商认证。

4、青岛金王

核心逻辑:首批接入兴业银行CIPS(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)标准收发器的企业,跨境结算周期从原本T+3缩短至T+0.5。

公司亮点:

(1)生态协同:整合化妆品产业链,跨境电商与支付服务双向赋能,跨境结算规模突破15亿元。

(2)场景创新:依托敦煌网全球网络,覆盖RCEP区域美妆贸易枢纽。

5、华峰超纤

核心逻辑:通过子公司威富通来布局跨境支付业务,威富通是首批CIPS认证机构,与汇丰、渣打等多家银行完成了跨境支付项目签约工作。

公司亮点:

(1)场景突破:数字人民跨境系统加密技术市场占有率第一,兼容SWIFT系统。

(2)产业链优势:超纤材料产能国内第二,覆盖耐克、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供应链。

6、京北方

核心逻辑:公司是CIPS系统开发主力军,为金融机构提供跨境支付系统的开发、测试及运维服务,协助客户接入SWIFT系统和CIPS系统。

公司亮点:

(1)政策红利:参与国有大行东南亚分支机构CIPS本地化部署,跨境支付模块订单占比提升至25%。

(2)技术实力:ISO 20022报文标准适配、区块链清算技术覆盖80%头部金融机构。

7、信雅达

核心逻辑:公司是跨境支付底层技术供应商,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定制化的跨境结算解决方案,帮助银行提升跨境支付的效率、安全性和合规性。

公司亮点:

(1)全球网络:与SWIFT、CIPS深度合作,服务覆盖200+银行;AI风控技术实时预警交易风险。

(2)技术壁垒:参与中国-东盟跨境支付系统落地马来西亚,推动数字人民币钱包接入。

8、四方精创

核心逻辑:深度参与央行数字货币跨境项目,主导CIPS区块链底层技术开发,为实现跨境支付的高效结算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。

公司亮点:

(1)技术壁垒: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支付5秒确认,能够兼容SWIFT系统和CIPS系统。

(2)生态合作:与华为鲲鹏生态深度绑定,适配国产信创系统,切入银行IT改造市场。

9、天阳科技

核心逻辑:公司是银行跨境支付系统改造领域专家,技术适配RCEP需求。2024年银行IT改造订单增长50%,主导东南亚银行跨境支付系统升级。

公司亮点:

(1)技术突破:自主研发的FINNOSafe跨境支付系统,支持港元及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合规发行。

(2)业务拓展:与京东合作开发跨境B2B结算系统,支持京东稳定币与数字人民币跨链兑换。

10、高伟达

核心逻辑:为金融机构提供跨境支付系统的开发、维护等技术服务,自主研发人民币支付解决方案,能够帮助银行客户无缝接入CIPS和SWIFT系统。

公司亮点:

(1)技术积累:跨境支付模块新增订单占比超40%,适配多种币种清算需求。

(2)客户积累:服务工行、中行等国有大行,中标跨境支付系统改造项目金额超10亿元。

事件催化:消息面上,6月20日,央行与香港金管局联合宣布,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(跨境支付通)将于6月22日正式上线。届时,两地居民仅凭收款方手机号码或银行账号,即可完成小额跨境汇款实时到账操作,突破传统跨境汇款的时效限制。

“跨境支付通”的上线,不仅为两地居民提供了便捷的支付体验,也为跨境电商、国际贸易等领域注入了新活力,进一步推动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规则与资源的衔接,也有望带动跨境支付产业链相关公司协同发展。

注意:本文涉及资讯、数据等内容来自网络公共信息,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2023年8月,中国外汇收支差额为负的444亿美元,创下了2020年3月以来的最高外汇流出纪录。这可以称得上是资本大逃亡。

  财经数据库 @caijingshujuku 中国资本大逃亡! 外管局于9月15日公布了《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》。根据外管局的数据显示,2023年8月,中国外汇收支差额为负的444亿美元,创下了2020年3月以来的最高外汇流出纪录。这可以称得上是资本大逃亡。这个令人震惊的数据,国内各大媒体一片沉默,自媒体也闭口不谈,保号要紧。 外汇收支差额大幅度流出,原因很简单,资本大量流出。这其实并不奇怪,在一个资本成为邪恶的代名词,资本有罪的国度,资本当然要挤破脑袋,夹着尾巴离开。 实际上,2023年8月,中国经常项目有所改善,盈余了36亿美元,扭转了7月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逆差的局面。货物贸易有409亿美元的盈余,但被服务贸易和初次二次收入的逆差抵消。 但是,资本项目在2023年8月急剧恶化,比7月份的流出67亿美元直接翻了7倍,流出了489亿美元,而且延续了直接投资,证券投资,其他投资三逆差的局面。2023年8月的资本大量流出,创下了2015年12月以来的最高纪录,是历史第二高的资本流出,仅次于2015年12月的534亿美元流出。 外汇收支差额直接对汇率有影响。收支逆差创纪录,意味着汇率的压力山大。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,下面这条新闻就非常容易理解了: 【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外资金融机构与外资企业座谈会】 9月18日,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、行长,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潘功胜主持召开外资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座谈会,听取有关意见建议,研究加大金融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力度,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有关工作。摩根大通银行、汇丰银行、德意志银行、法国巴黎银行、瑞银证券、三菱日联银行、特斯拉、巴斯夫、托克、施耐德等外资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参加座谈会。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及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。 座谈会上,外资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负责人介绍了在华展业情况,普遍认为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开放稳步推进,金融服务外资外贸能力持续提升,希望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安排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潘功胜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,就企业关心的热点问题与大家深入交流讨论,对部分意见建议现场作出回应。 潘功胜表示,积极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,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。近年来,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外汇管理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...

9月8日,离岸在岸人民币兑美元继续下跌,创下16年以来的新低。为了保住人民币汇率,中国央行接连降息、国有银行不断抛售美元

  蔡慎坤 @cskun1989 9月8日,离岸在岸人民币兑美元继续下跌,创下16年以来的新低。为了保住人民币汇率,中国央行接连降息、国有银行不断抛售美元,又于9月1日宣布,向外汇市场注入约160亿美元流动性,推出防范人民币贬值的“防御性”政策工具,然而此举依然没有能够阻止人民币的跌势。 来自央行2023年8月11日发布的截至2023年7月末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,货币M2达到285.4万亿人民币!过去15个月以来,人民币的超发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4万亿元。这个数字超过了美元和日元新增货币量的总和,占据了全球同期货币新增量的25%。 货币超发最大的受益者是政府,政府有天然的通货膨胀冲动,这不仅在金属货币时代表现为偷工减料,劣币取代良币,表现在纸币时代,就是非常轻易地启动印钞机,实行所谓量化宽松向市场放水的政策。 Translate post 12:29 PM · Sep 9, 2023 · 81.4K Views